Sabro's讀書記錄(0308)
92.10.15. 『苦檸檬之島-我的賽普勒斯歲月』-英國 勞倫斯 杜雷爾(Laurence Durrell, 1912-1990)
賽普勒斯,地中海東邊的一個小島,面積9,200平方公里,約台灣的四分之一,地控歐亞之咽喉,古今兵家必爭之地。它地理上離土耳其較近,離希臘較遠,但人口則希臘裔占四分之三,土裔四分之一,兩個宗主大國各對它都有很大的影響力,早就埋伏著衝突的導火線。一九三○年代為英國託管,賽普勒斯人為爭取脫離英國統治,發起「意諾西斯」運動,尋求與希臘合併,但土裔人反對,更增加了它的複雜性。
本書為一九五○年代作者前往賽島定居的親身經歷,前半部敘述他初臨斯地時所見所聞及親身遭遇的諸多情事;風景優美,陽光燦爛,天空蔚藍,生氣盎然,人情淳厚,美景如畫,簡直是人間仙境。當地人純樸善良、熱情好客、誠實憨厚,非常可愛。為了買一棟房子並加以改建,遭遇到許許多多有趣的人與事,娓娓道來,趣味橫生,洋溢著一片世外桃源的情趣,令人羨慕及嚮往。
但因「意諾西斯」運動漸趨火熱,慢慢演變成暴烈、恐怖、流血事件,炸彈暴炸、恐怖暗殺事件,日有發生,人與人之間也互相猜忌仇視,希、土裔間深埋的種族仇恨,又漸被導發,英國政府的處置失宜,更加使情況變得如火如荼。平靜的生活開始動盪不安,昔日的人情不再了,和平之島變成恐怖之地了,美麗仙境黯然失色了,作者因此不得不黯然離開而揮別了這是非之地。他的惋惜、感嘆、傷心、憂慮、懷念、依依不捨之情,充滿了字裡行間,也衝擊著讀者的心理。
作者文筆非常優美,對於美景、人物、趣事之敘述,非常細膩傳神,譯筆也頗見功力,信達雅皆備。不過,賽島遠在天邊,時代又過時已久,賽國政情又與我們相當隔閡,故比較難引起我們讀者的共鳴。
92.11.06. 「上尉的女兒」- 俄 普希金
俄國文豪普希金的一本世界名著,短短的才八萬個字,卻結構成一篇感人的愛情故事,也反襯了當時俄國的政治、社會、民情,令人讀起來興味盎然,很有看頭。
貴族格里尼奧夫十七歲時被父親命令去從軍,從此結束了他的紈褲子弟的生活。有趣的是俄國古代的貴族,在媽媽的肚子裡時,就可登記為部隊的兵士,等他長大真的要當兵時,因「年資已久」,就可直接升任為軍官,省卻了當下級兵士之苦。這情形有點像中國清朝時代的「捐官」,有錢的鹽商,在兒子還小時,就可捐為幾品幾品的官一樣。
格里尼奧夫去當兵,還可以帶僕役在軍中服侍他,真個是公子哥兒兵。不過格里尼奧夫還不是個膿包,他還敢跟劍擊高手決鬥,差點送命,他也很勇敢,很會打仗,常見他主動出擊與敵人廝殺。
話說格里尼奧夫將去軍營報到時,被暴風雪困在途中,幸好遇到一流浪漢帶路而脫險。短暫的聚合中,雙方互相留下很好的印象,結成了一段關乎生死頗不尋常的緣份,原來那個流浪漢,後來變成率民叛變自封為王的普加喬夫,在俄國歷史上占有一席地位。格里尼奧夫報到之後,被派到邊遠的白山要塞庫茲米奇上尉的麾下服役,從此過著雖然艱苦但豐盈充實的軍中生活,與樸實盡職的上尉全家也成了一家人,更與可愛的上尉的女兒瑪麗亞情愫漸生而墜入情網。
不意叛軍普加喬夫來攻占白山要塞,上尉率兵力戰不敵,而城破被俘,他與太太因拒降,而雙雙慷慨就義,女兒瑪麗亞在朋友掩護下,暫時逃過一劫。格里尼奧夫亦因拒降差一點被送上絞台,但普加喬夫一眼就認出他,而放他一馬逃過一死。後來格里尼奧夫設法逃回省城報告將軍,將軍竟因軟弱放棄主動攻擊,坐等叛軍來圍城,困戰達數月之久,城民幾乎絕糧餓死。格里尼奧夫在一次戰鬥中,不意接到瑪麗亞的求救信,原來她仍然陷在要塞中,面臨叛徒施瓦布林的逼婚,情況危急。格里尼奧夫向將軍求援不得,便毅然自己帶著僕役,冒生命之險,單獨前往陷區會見普加喬夫談判,要求普加喬夫解救瑪麗亞。普加喬夫果然極念舊誼,不僅未加留難,且善意地將他們兩人釋放,放回到政府軍控制區域。
格里尼奧夫放瑪麗亞回去歸奔他父母家,自己隨部隊征戰,不久戰事漸趨順利,政府軍節節勝利,普加喬夫兵敗被其他部隊擒拿受刑處絞,叛亂平息了,戰事平靜了,眼看全家即將團圓,倆個愛侶終將成眷屬。不料,叛徒施瓦布林竟然挾怨向當局密告他通匪,案子非同小可,格里尼奧夫遂因此被捕受審,面臨極為嚴峻的命運。
審訊中格里尼奧夫寧可身受重罰,也不在軍事法庭中提到瑪麗亞的名字,因為他不能讓心愛的人涉入這場可怕的審判。而瑪麗亞則歷盡千辛萬苦,始終為他的情人保全自己,到最後她又毅然冒死跑去彼得堡找到女皇,為他洗刷了冤情,求得赦免,保住了牲命,也贏回了家族的榮耀,有情人也終於成了眷屬。
本書據書評說是:「結構勻稱,布局周密,情節曲折,語言質樸而優美,為後來的俄國小說,定下了格局,樹立了典範」,評價相當的高。我不懂得如何去分析一篇小說的好壞,只覺得這本書很好看,情節引人,一點也不累贅,讓人輕鬆愉快地想把它一口氣看完。尤其我最欣賞那位率民叛變自封為王的普加喬夫,他一無所懼,十足草芒英雄本色,成王敗寇,雖未成功,也應算是一代梟雄。